首页 > 示范建设 > 教学改革 > 正文
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
重庆大学是一所有78年办学历史、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学校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研 究型综合性大学”为办学定位,一贯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学校始终认为实验实践教学在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知识获取及科学方法掌握、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和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学校形成了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实验实践教学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实践教学理念。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为载体、第二课堂为拓展”的原则确立了实验实践教学的定位。
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
(1)学校制定了“十五”、“十一五”教学建设发展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和措施有:
1) 调整本科专业结构,控制办学规模,突出培养质量;
2) 强化系列理论课程与教材建设;
3) 重点规划实验室与实验课程建设;
4) 实施名师优师队伍建设工程(含名师遴选工程、教师培训工程、教师交流工程、规范管理工程等);
5) 加快教学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6) 加快教学规范化建设,实现教学管理信息网络化。
学校还制定了“十五”、“十一五”教学实验室建设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建立先进、高效、开放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结构合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构建仪器装备先进、网络共享、资源丰富的实验实践教学环境,全面提高实验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
(2)学校教学实验室建设规划提出的目标和思路是:
1) 进一步理顺教学实验室结构体系,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2) 加大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技术装备条件;
3) 突出重点,体现教学实验室建设的特色优势;
4) 加强文、经、管类实验室建设;
5) 深化实验实习内容及方法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课教学体系;
6) 建立并完善高效率的运行管理体制,保证实验室与实验教学工作健康发展;
7) 采取措施,加强实验队伍建设。
(3)学校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根据规划,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政策和措施,将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建设与学校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密切结合,并在学生培养计划中得到体现和实施。其中主要的政策和措施包括:
1)构建“三层次两结合”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这一教学体系包含基础层、提高层和综合实验实践教学层,强调实验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以 及实验实践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学校通过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实验教学资源配置,落实“三层次两结合”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任务。
2)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实践教学队伍。学校把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建设规划,制定高水平实验人员的培养、引进、聘任方案,有计划、有 步骤地改善实验人员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通过设岗聘任,建立鼓励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聘任机制和岗位方案,吸引高水平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实验实践教学工作,改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知识水平与能力、职称结构。采取研究生留校充实实验教学队伍与在读研究生担任助教承担实验教学、实验技术研究与开发等工作,加强实验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实验实践教学水平。
3)建立先进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校级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必须有部分实验室实行开放运行和管理,对教学计划内实验课程(含课 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弹性安排开放时间;通过设置提高性实验项目和课内外选修实验项目,支持学生参加科研、创新实践以及科技竞赛活动等实验室开放措施,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度。建立实验室人员值班、教师指导安排、开放实验室预约、学生实验情况记录、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等制度。
4)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在强调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和实践活动的同时,加强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对学生实验课 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强调各教学实验室在实验实践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实验实践能力以及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训练。在教学中必须尽可能让每个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实验设备和软件的操作和使用,要求学生认真、规范撰写实验报告。
5)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和“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推动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利用实验室的人才优势和设备资源优势,采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开设研究创新实验项目,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并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学校的实验实践教学理念、定位和总体规划,秉承重庆大学商学院首任院长马寅初先生倡导的“坚持真理、爱国民主、严谨治学、注重实践”的精神,树立了“管理以实践为本,依托实践开展经济管理教育”的经济管理教育理念。围绕“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组织能力、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多层次经济管理类人才”的目标,牢固确立了实验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树立了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居于教学中心地位的观念;形成了“注重科学分析、实践动手和组织协调能力训练;强调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与国内现实问题研究结合;突出创新能力与个性化培养”的经济管理实验实践教学理念。将实验教学中心在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整体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定位为“理论与实践整合的服务器、研究型人才的孵化器、创新能力提升的助推器、实验实践教学的展示台”。明确了经济管理实验实践教学的如下主要作用和功能: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激情和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2) 帮助学生理解先进的经济管理理论与思想,加深对经济管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3) 搭建经济管理理论与经济管理实践的桥梁;
4)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熟练踏实的实践技能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5)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为学生成长为高层次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提供科学分析的训练机会。
根据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经济管理实验实践教学理念,中心制定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实施和深化“夯实基本技能,提升综合实力,激发创新精神”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特别注重在现阶段建立“集情景依赖、模拟仿真、实战体验为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努力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立足西南、辐射全国、适合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基地。
主要的改革思路和保障措施
(1)改革思路
1)将实验实践教学全面引入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借鉴理工科实验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成功经验, 与国际先进的经济管理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接轨,利用经济管理计量分析技术、经济管理实验技术、信息技术,将实验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及学科发展有机结合,为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科学训练和创新实践支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学生未来从事研究或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增强学生就业和成才竞争力。
2)广泛整合资源,构建先进的、系统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结合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情,依托学科特色优势,广泛整合资源,特别是MBA、EMBA、MPAcc资源和科研协作资源,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相互融合,构建适合学生基本实践技能培养与个性化发展的经济管理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建设与该体系相适应的能将情景依赖、 模拟仿真、 实战体验有机结合的超越时空的无边界柔性实验平台,探索能将观察、实验和体验有机结合的创新实验教学方法。
3)充分利用现有学科平台,为发展高水平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提供基础。充分依托技术经济及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发挥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个省级重点学科的优势,应用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跟踪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前沿,整合经济管理实验内容,及时开发与引进反映新原理、新方法的实验项目,托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将现代经济管理理论方法与国内现实问题研究结合的能力,形成西南地区水平最高、理念和方法先进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基地。
4)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水平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公共平台。在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方面注重先进性和前瞻性,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多渠道、按年度投入建设经费,分批搭建适应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软、硬平台;构建以高性能综合计算平台为基础的面向整个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公共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堂内外、全时空的实验资源支持,为实验教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更新和升级提供高适应性、可扩充性和可伸缩性的平台支持。
5)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依托现有学科条件和雄厚的师资队伍基础,以自主培养、提高为主,结合引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责任心强、学历与教学水平高、国内领先、与国际接轨的实验教学队伍。
6)实现高效管理运行机制和开放式服务。加强实验室内部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与完善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的管理制度,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高效运行和开放式服务,全面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规划目标,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所依托的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从制度、政策、投入等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1)学院党政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工作,把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放在同等地位,院长兼任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定期组织院务会研究实验实践教学指导思想、体系建设、质量控制等问题,组织或参加实验教学口的工作会议,深入实验实践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坚持听课制度并填写实验教学质量监控表,随时解决实验实践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2)以满足社会需求和保证培养质量为基础,根据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不盲目追求发展规模,确保学生享有充分与优质的实验实践教学资源。
3)正确处理教学、科研、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求教师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坚持教育的价值重在提高人才素质,强调务实教育。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把教学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科研成果丰富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探索研究教学型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与引进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强与国内外经济管理学院的学术交流,拓宽学科发展视野,活跃学术气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水平实验教师队伍。
5)面向社会,多种途径开放办学,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用友软件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博远会计师事务所等近20家单位设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广泛利用MBA、EMBA、MPAcc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战体验的机会。
根据学校和中心两级规划,按照“科学规划、优化配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策略,结合学科建设,校、院认真组织论证,多渠道筹措资金, “十五”期间投入1000多万元,实现了“十五”规划目标,目前正在努力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面向以下学生开展实验实践教学:
1)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金融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6个专业学生;
2) 全校经济管理类的第二专业(学位)和辅修经济管理课程的学生;
3) 非经济管理专业修读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生。
中心开设了包含课内实验与独立设课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实践课程49门共199个实验项目。以6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口径统计,实验实践教学课内学时与专业理论教学课时比例为952:7618,达到12.54%。中心还为学生开展课外社会与科技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毕业论文等提供服务。
中心每年服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3500多人。
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总原则,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科发展规划为依据,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标准为起点,按照重实践、模块化、柔性化和系统化的特点构建了有“3大平台、11个模块、3个层次” 的兼顾基础技能培养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图1)。
基础平台是针对所有经济管理类学科与专业开设的共用实验平台,主要是为学生奠定基本的实验基础;专业平台包括工商管理实验模块、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模块、金融证券实验模块、会计财务实验模块、电子商务实验模块、信息管理实验模块、专业综合模拟实验模块、毕业论文开放实验模块和专业实践模块,是基于基础平台之上针对不同经济管理类学科与专业的特点所开设的专业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专业知识、获得基本的专业实验和实践技能培训;个性发展平台包括专业综合模拟实验模块、毕业论文开放实验模块、专业实践模块以及社会实践和科技活动模块,该平台是在保证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专业基本要求和质量的基础上,主要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化发展提供实验实践条件。
实验教学模块分为基本型、提高型、研究创新型三个实验层次:
1)基本型实验包括技能训练性、理论验证性、学科认知性等实验实践教学项目,其功能是使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理论,训练基本操作,培养基本技能。
2)提高型实验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探索性等实验实践教学项目,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实验设计、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研究创新型实验实践教学项目结合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学生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活动、参加教师科研或预研项目等方式开展,其功能是让学生接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基本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使基础平台和研究创新平台的实验实践教学项目能适应不同专业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这部分项目采用必做和选做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个人兴趣,在完成必做项目的基础上完成选做项目。
实验课程和实验实践项目
根据2003年制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心共开出实验实践项目155个,其中验证性实验项目88个,设计性实验项目16个,综合性、研究创新性实验实践教学项目51个,设计性、综合性、研究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占全部实验实践项目的43.22%。
在实施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过程中,结合在实验实践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中心于2005年对实验课程和实验实践项目进行了系统的优化、调整和整合,共开设49门实验实践课。具体措施是在基础平台中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了《信息采集》、《应用统计学》、《常用定量分析软件及使用》、《经济管理定量分析高级方法》、《经济管理常用决策方法》等19门独立开设的实验实践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经济管理人才必备的基本方法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这些课程中,实验实践项目采用必做和选做结合的方式。新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更好地体现了经济管理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为本、重实践、模块化、柔性化和系统化的特点。
2006年7月在实验教改研究基础上,中心又进一步对实验实践项目进行优化调整,调整后的教学计划中开设实验实践项目共有199个,其中验证性实验项目80个,设计性实验项目24个,综合性、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95个,设计性、综合性、研究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占全部实验实践项目59.80%。
根据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构架和实验实践项目设计,组织教师对每门实验实践课程编订了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实践教学与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结合情况
1)用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内容选择和新的实验项目开发上,注重及时将经济管理领域的新方法引入实验教学。中心出台了各种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结合科研和社会实践不断开发新的实验项目,鼓励教师设计与经济管理应用密切联系的实验项目。目前已开出了包括ERP系统规划设计实验、信息智能分析与处理综合应用方法设计等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项目。中心依托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在师资队伍与科学研究方面的特色优势,将教师科学研究引入实验教学和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作用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如2002级工商管理、金融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4位学生在龙勇教授指导下,结合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调研完成的“三峡移民生存现状及满意度调查报告”获得2005年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庆赛区特等奖,其“探索和谐库区的‘金’钥匙”的研究报告,获得2005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在学生毕业设计和论文工作中,有85%以上的选题内容来自教师的科研、预研项目或结合社会实际。
2)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承担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研究,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各种竞赛和科技活动等。从2003年开始,已有75位学生参加了16项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研究工作。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力。通过实习,学生开拓了视野,获得了关于就业和职场规划方面的启示,对社会人生也进行了重新思考,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2005年4月对2001级和2002级经济管理类学生进行的关于实习的问卷调查表明:通过毕业实习,学生收获最大的分别是社会经验、工作技能和人际关系。因此,中心在帮助学生顺利进入社会方面的实习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3)在实验实践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通过课外实践,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在《信息采集》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参加了包括《国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和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山·水·人·未来美好重庆》、《沙坪坝区道路交通状况调查》、《沙坪坝区居民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重庆主城区居民食品和日用品消费跟踪调查》、《重庆大学学生教材使用状况调查》、《大学生班级成员了解与认知状况调查》等调查研究和课外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从这些活动中获取的调查数据被用于《信息分析综合实验》、《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实验》 等实验课程。2003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周娟利用2006年5月、2006年10月、2007年4月课外实践获取的配额抽样调查数据,以《基于居民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调查的和谐社会评价方法研究》为题完成毕业论文,获得了优秀成绩。学生在开展《重庆大学教材使用状况调查》的活动中发现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到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支持,完成了《重庆大学教材中心功能规划与教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项目,并获得了学校二等奖。
新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促使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良好互动和密切结合,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同时,也增进了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为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并提供了素材。
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
实验技术
中心重视经济管理实验技术研究,鼓励实验室工作人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经济管理类实验技术研究。5年来,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师每年都有新开发课题,这促进了实验教学队伍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心结合学校立项和学院支持的实验教改项目,特别是“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紧密结合学科建设,改进了传统的按照专业来建设实验室、按照课程来购置实验设备和软件的思路,建立了以高性能计算平台为底层、知识管理和协同共享服务平台(IBM中间件技术)为中间层、专业应用软件为顶层的实验实践公共平台,该平台以千兆网为基础、小型机服务器(IBM670)为支撑、高性能大型统计分析(SAS等)和仿真建模(Matlab、Extend等)应用软件为主体,在软件选用上注重软件的开放性,以便采用Web技术实现远程共享使用实验平台和软硬件资源,为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中心加强与校外专业公司的合作和联系(如与北京德意通联合建立电子商务软件示范点,与重庆用友软件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重庆金算盘软件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等),共同开发和引进先进经济管理实验技术。
实验实践教学方法
探索适合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方法。除了采用较传统的数据分析、模拟仿真等实验方式外,借助硬件与软件技术支持,在实验实践教学中构筑了经济管理的情景模拟实验环境,引入情景依赖和情景嵌入式实验教学方式,利用专业软件模拟组织运作过程,参与者充当组织内不同角色并可以更换角色,对组织运作中出现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实施和控制。在经济管理情景模拟实验环境中,学生既作为观察者和实验者,也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随着经济管理环境的变化,所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达到“身临其境”和“角色化”的效果。中心还积极探索超越时空的无边界的经济管理实验室, 以真实的社会环境和科学研究环境作为实践场, 让学生实战体验经济管理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目前结合模拟仿真、情景依赖和实战体验的超越时空的无边界柔性实验平台和实践教学环境正在本中心初步成型。在这个环境下,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和体验获得实验实践教学的全新收获。
改进实验实践教学方法,在保证实验实践教学要求的前提下,给学生选择实验内容和进行实验时间的灵活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己工作的成就感。中心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在实验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1)自主式实验方式为验证性实验及部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构成,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学生提供详细实验报告。
2)合作式实验方式是由具有一定难度的且工作量较大的部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构成,要求学生2-4人一组,集体完成一个项目并写出实验报告,某些情况下要求学生演示汇报实验结果并组织课堂讨论。
3)研究式实验实践方式是由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教师的科研项目或预研项目构成,这种方式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都具有新意和挑战性,由教师命题或教师指导学生形成题目和方案。这些科研项目工作中大都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指导和合作。
参考MBA、EMBA、MPAcc教学的经验和模式,在本科教学中积极引入案例教学,以MBA、EMBA、MPAcc学员所在企业为依托,编写教学案例,开展座谈讲座丰富本科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他们所在企业的资源作为学生课外实践、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依托;集中开展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由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负责,采用学院组织、导师联系、学生自主联系等方式进行,部分学生直接在MBA、EMBA、MPAcc学员的指导下开展实习。
实验教学手段
中心重视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进实验教学的信息化,推行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模拟仿真教学等教学方式。近几年来购置了高性能和高配置计算机以及实验教学软件等,改善了实验室实验教学条件,为采用先进实验教学手段,引入、融合多种方式辅助实验教学提供了技术保证。中心的实验课程基本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由实验教师自行开发的实验教学课件(如会计核算软件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情感特点和兴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实验教学应用中取得很好效果。
中心有进行情景依赖、模拟仿真实验教学的良好软硬件条件,有MBA、EMBA、MPAcc等提供的社会实践资源环境,也有教师科学研究工作提供的实战体验场所。逐步开展的仿真实验教学(如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等)提高了复杂实验的成功率,增强了学生对实验的信心和兴趣。开展虚拟实验研究,网上远程实验项目(如电子商务实验)为进一步拓宽虚拟实验的应用范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验考核方法
中心采取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多元化实验考核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课程、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不同的考试方法和形式。在考核中,结合课程特点与教学要求,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核体系,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和考核指标的规范化,以保持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客观公正性。
1) 根据学生评教、督导听课、领导听课、同事评教、试讲试做等立体考核方式保证实验实践教学质量。
2) 课内实验对学生的出勤及实验效果进行记录,从考勤、实验过程检查和实验报告三个方面综合考核并确定成绩。
3) 独立设置的实验课,从考勤、检查平时操作过程、考查学生独立完成的最终结果等方面进行考核,综合评定成绩。
4) 设有课外实验实践项目的课程,除了将学生参加课外实验实践活动、讨论汇报等情况作为平时考核依据外,还在相关理论课的考试内容中设置与课外项目相关并且也符合理论课要求的1~2道综合问题来加以考核。
5) 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同学完成项目并结题后每人可获1个学分。
6) 对于毕业实习的学生,结合平时表现、实习报告和实习答辩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
中心按照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的要求,制定了实验教材建设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实验教材建设。2006年制定了《关于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几项措施(试行)》,用专项经费及奖励政策支持实验教材建设与出版,在选用教材基础上,组织教师编写了实验实践系列教材。在编写的实验指导书或实验教材中,说明了实验的基本原理,提出实验要求、目标和思考题,便于学生准备实验和提出实验方案。实验教材中还有部分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实验内容,便于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近年来出版和自编实验教材60种、出版实验教改著作1种。